原标题:海外华媒看三湘丨耕牛拿“年薪” 致富在家门
19国华媒代表来到凤凰县竹山村。
(资料图片)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湘西报道
“湖南苗族的山乡在乡村振兴助力下展现崭新面貌,我很激动。看见还原过去的农耕场景,我也很怀念。”6月28日,“乡村振兴看湖南”——2023行走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的19国华媒代表来到凤凰县竹山村,日本《留学生新闻》副总编辑龙丽华感慨道。
这是龙丽华第一次来到竹山村,很受震撼。她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,“我发现龙姓是苗族的大姓,自己姓龙,让我有一种寻根之旅的感觉。”
独特的苗寨风景、传统的非遗文化、浓厚的历史底蕴,竹山村通过文旅赋能乡村振兴,将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,为老百姓铸造出了幸福饭碗。
海外华媒代表拍摄竹山村村民纺织。
苗村实现“三变”,村民有了“三金”
竹山村是一个纯苗族村寨,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有500多年的历史,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94户1178人。苗寨依山而建,从山脚到寨子的最高处有867级台阶,是名副其实的“半山部落”。
“竹山竹山山连山,走东跑西上下山。出门没有十米平,其余不凹就是坎。六月用水贵如油,溪里无水干死牛。犁耙跟着雷公跑,三年难逢两年收。”这首打油诗是过去竹山村的真实写照。由于自然条件差,村里的苗族百姓过着“靠天吃饭”的日子。
海外华媒代表们和村民交流。
如今的竹山村实现了“三变”:山区变景区、资源变资产、村民变股民。黄牛拿“年薪”、八旬老人领工资、所有村民有分红,在竹山村成为现实。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820元增长到2022年的19800元,增长10倍,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。
竹山村民收入有“三金”。这“三金”不是金戒指、金耳环、金项链,而是“薪金、租金、股金”——村民不仅上班领工资,也能把闲置房、闲置地出租给旅游公司收入租金,还有旅游资源入股分红。
为什么竹山村能成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以及乡村振兴示范村?
“乡村振兴就是一个门槛的距离。”凤凰旅投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顺心向代表团介绍,一方面,当地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通过保护、挖掘、展示、利用,实现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发展文旅、赋能乡村”的目标。另一方面,他们积极吸纳村民参与文化旅游产业,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展示、服务员、保安、演员等就业岗位。
体验传统文化。
打工不出门,致富在家门
“真的有牛!好壮的一头老黄牛!”在竹山村农耕文化展示区,来自马来西亚的《亚洲时报》媒体顾问江雪鸿激动地拍照记录。
“这牛可有故事,可以讲也是全国最‘牛’的牛。”张顺心笑言,眼前犁田的这头牛,都是拿“年薪”牛,每年4000元。
几十年来,吴国安老人做着同一样的事,如今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。以前赶着牛去田里是犁田,现在赶着牛去田里是去景区上班,每月工资2200元;以前犁田是为了生活,现在犁田是展示文化。
南非《非洲时报》副总编辑孙想录走进非遗展示工坊,“我小时候见过这些纺织工具,左边这个可以将田里种的棉花搓成条,再用到右边织布,满满都是童年回忆。”
正在织布的叫麻玉姐,今年77岁;纺线的叫唐小荀,今年71岁。这两位老人既是非遗文化传承人,也是景区的员工。
编织草鞋的村民。
“编草鞋,走新路。”编草鞋的一位老人吸引了代表团的注意。今年83岁的吴信胖,既是草编非遗文化传承人,也是竹编非遗文化传承人。年轻时,吴信胖老人靠编草鞋、编背篓来养家糊口。现在,他每天坐在家门口编草鞋,既展示了文化,也增加了收入。
通过打造系列非遗文化体验区,竹山村实现了文化展示有场地、文化传承有收入、游客体验有文化,做到了“在传承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开发”。目前,竹山村有76人在景区上班,平均年龄55岁,人均月工资2000元,真正实现“打工不出门、致富在家门”。
竹山村一景。
海外华媒代表纷纷点赞
海外华媒代表团先后参观了苗族织布、苗族草编、苗族花带编织,体验了抖簸箕、舂碓、磨豆浆,感受到独具特色的苗族农耕文化、非遗文化、民宿文化,领略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湘楚大地上深入实践的竹山大爱。
体验传统文化。
“这一趟走访湖南不虚此行。”来自埃及的《中国周报》副社长朱新娥表示,听说竹山村之前经济方面比较落后,因地制宜把苗寨特色利用起来,包括耕牛、纺织、编草鞋和扇子,发挥自己的技能,变成带来经济收入的门道,让当地百姓更加热爱家乡,不用出去打工远离家人,这样也有益于当地经济,百姓心也踏实,幸福指数很高。
“乡村振兴就得是这样扎扎实实地干。”《爱尔兰华人报》副社长周瑞琮说,文旅产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是一个充满未来的方向。
“我会通过我们各种媒介平台向读者介绍湖南的乡村振兴新进展,希望更多人来到竹山村观光旅游,来感受苗族人民的新生活和新变化。”周瑞琮说。(谭苏昕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