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股市疲弱,基金的日子也不好过,现象之一是迷你基数量增多,遭遇清盘的也不在少数。笔者认为,部分公募基金清盘有益于净化市场环境,符合优胜劣汰要求,是一个积极的市场变化。
公募基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,是市场驱动决定的,“适者生存”是不可抵抗的基本规律。这些清盘的基金,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跟上市场环境的变化,严重同质化是其“硬伤”。
这两年,ETF基金备受投资者欢迎,是因为这类产品既符合居民财富管理需要,也紧跟实体经济战略调整的节奏。相关个性化产品包括6月6日上市的央企回报ETF、央企红利50ETF、央企股东回报ETF,以及已运行两年多的科创50ETF。
公募基金产品创新既要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,也要跟上各行业政策发展的趋势,若能体现一定的前瞻性会更好,但要坚决摒弃蹭热点、抢噱头、赚规模的“伪创新”。
部分基金清盘还说明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“跟随者”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要改变以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为主的盈利模式,创新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。
现在,降低公募基金固定管理费的呼声再起。2022年基金业绩表现不甚理想,但管理费收入仍达到1442.43亿元,为投资者所诟病。笔者认为,公募基金收费管理改革,要以基金公司、基金经理、投资者三方共赢为落脚点。而基金公司盈利模式创新是核心,要激发每一位基金经理的创新动能,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,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、共进步。
证监会去年4月份发布的《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提出,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探索实施多样化长期激励约束机制,研究采用股权、期权、限制性股权、分红权等方式,实现员工与公司长期发展、持有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。目前这方面的经验积累还不够,头部基金公司应当加快改革步伐。
标签: